• 首页
  • 会员单位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 电子杂志
  • 组织建设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官网

搜索:

  • 齐鲁医院
  • 心脑血管
  • 知名专家
  • 首页
  • 关于本会
    • 历史沿革
    • 保健专家智库
    • 联系我们
    • 会员单位
    • 下设机构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协会新闻
    • 协会公告
    • 行业新闻
  • 党建专栏
    • 党务书库
  • 在线杂志
  • 保健资讯
    • 健康小视频
    • 疾病预防
    • 生活常识
    • 养生保健
  • 专家讲堂
  • 组织建设
    • 分会信息
    • 分会动态
  • 保健市场
    • 保健服务
    • 保健用品
    • 保健食品
  • 书画苑

时间: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保健资讯> 生活常识

7大常见意外急救指南

7大常见意外急救指南      【一、烫伤、烧伤,不能直接冰敷】      在遇到有人遭了大面积的烫伤、烧伤时

2022/6/24 9:36:04

作者:

生活常识

浏览次数:


7大常见意外急救指南

 


     【一、烫伤、烧伤,不能直接冰敷】

      在遇到有人遭了大面积的烫伤、烧伤时,都知道赶紧送医院。

      但在日常生活中被烫锅碰了一下,被火烧了一串小泡,花式操作就很多了——

     拿块冰直接冰敷伤口,给皮肤降温
     涂牙膏、涂酱油、涂清凉油、涂猪油……
     烫的小水泡儿,直接拿针扎破
     在伤口上贴创可贴

     这里要给大家严肃、认真地说,这些做法全部都是错的!都会起反作用——

     刚被烧烫伤的组织即便脱离热源后仍会受到持续损伤(持续物理攻击),需做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但冰块的温度过低,直接敷在烫伤烧伤的皮肤上会导致伤口的恶化。

     不管是牙膏、酱油、清凉油还是猪油,这些东西都起不到降温的作用,涂上去只会阻碍伤口热气的散发。

     扎破容易导致感染。

     没有处理好的伤口,包扎、覆盖会影响伤口恢复。

     ✎ 正确做法(冲、脱、泡、盖、送)

     烧、烫伤后,应该远离制热源,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冲洗的水温15~20℃,不能低于8℃。

     小心脱掉烧烫伤处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有衣服粘在被烫伤、烧伤的部位,要用剪刀小心剪开衣服,或直接去医院。

     在冲洗完并且也除去表面衣物等东西后,可以把受伤部位放到冷水里浸泡 30 分钟左右。这里需要注意,浸泡的冷水是相对于室温来说的冷水,不要用带着冰块的冰水。

     烫伤如出现水疱,冲洗后用医用纱布覆盖包扎。

     Ⅰ度烫伤在经过处理后涂上药膏,皮肤会很快自我修复。但Ⅱ度和Ⅲ度的烫伤需要立马送往医院,特别是发生了Ⅲ度烫伤,要用干净纱布覆盖、不可涂抹药物,要迅速送往医院就医。因为如果烫伤到了一定程度,处理不当很容易会使伤口感染、留下疤痕等。

     【二、割伤,撒面粉、香灰、土,止不了血】

     被刀、玻璃等尖锐、锋利的东西割伤了,多半都要出血,出血主要来源是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都2021年了,还在用撒面粉、涂香灰、抹点土的方法来止血?坑你没商量!

     不管是香灰、土、面粉还是粉剂药物,对人体来说都是无法吸收的异物,敷在割伤的伤口上,可能会加剧炎性反应,诱发肉芽肿病变。

     用你的大脑加小脑想一想,这些香灰、土又没消过毒,敷在伤口上可能会来难以预知的污染,增加清创难度,让伤口感染化脓,如果细菌进入血液到全身,还会引起败血症。

     特别是普通土壤内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下毒”。

     ✎ 正确做法

     1. 轻微割伤

     血慢慢渗出来,颜色呈暗红色,这种一般是毛细血管/浅表静脉出血,可以通过局部压迫5~10分钟,或使用创可贴,就能够有效止血。

     在使用创可贴时要注意,要选择透气性强的那种。

     2. 割伤较深

     血流的比较多,颜色呈鲜红色,这种一般是小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指按压伤口近心端,或利用身边可获取的材料进行简单加压包扎止血(看不到伤口处持续出血就可以松手了),再到医院做下一步处理。

     包扎时,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毛巾等压住伤口,再用绷带或长条状的布类物施加一定的压力,环形或螺旋形包裹住伤口。

     3. 伤口大、深,止不了血

     如果伤口深、大,压迫后还没法止血,赶紧去医院。去的路上可以用止血带绑在上臂,注意了!不是绑在前臂,绑前臂会加重出血。

     同时,为了保证手不坏死,止血带不能绑的太紧,每隔1小时要放松5~10分钟。

     4. 被不干净的物体割伤时

     如果是被不干净的竹签、玻璃片片、钉子等割伤,且近十年内或从来没有打过破伤风免疫疫苗的,除了止血处理外,还需要考虑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治疗。

     【三、扭伤,不要想当然的按摩和热敷】

     各种扭伤中,脚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其次就是腰。扭伤是软组织挫伤或韧带撕裂,一般是没有出血和骨折。

     扭伤发生的频率高,错误操作又多,小扭伤整成大问题跑到医院来的人不少——

     错误操作1:按摩

     你们崴了脚、闪了腰是不是都按摩过伤到的地方?事实上,扭伤了盲目按摩,反而可能会加重患处组织的损伤以及皮下出血。

     错误操作2:扭伤后立马热敷

     并不是说热敷这件事情是错的,而是说扭伤后马上热敷是错的!

     很多人一扭伤就立马用滚烫的开水烫过的帕子敷,以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扭伤的地方就不会肿了。

     热敷确实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但在早期扭伤就热敷,会加重肿胀。

     ✎ 正确做法

     如果没有出现肿胀,只是局部疼痛、活动不方便,建议多休息、局部冷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乱按摩。

     如果出现了肿胀,同时皮肤也变成了青紫色,这就说明关节里面可能有韧带撕裂、组织水肿、淤血,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可以减轻出血、水肿和疼痛。

     同时,扭伤的部位不要承重,尽快到医院去。

     再啰嗦一遍,扭伤后2~3天内是冷敷,等肿胀缓解后,才能热敷。

     【四、晕倒,掐人中没有用】

     导致出现晕倒的原因很多,但晕倒后周围人的动作多半只有一个——掐人中!

     隔着屏幕都看到你们在默默点头了,但掐人中真的对抢救晕倒的人一分儿钱用都没有。

     事实上,晕倒后掐人中醒了的人,你不掐他也会醒,而真正昏迷、心脏呼吸骤停的那种,你怎么掐也掐不醒。

     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掐人中,但不是为了救晕倒的人,而是检查他有没有意识。

     ✎ 正确做法

     如果来得及,要赶紧把晕倒的人扶住,避免因晕厥造成外伤。再将患者平躺在地上,打120。

     在医务人员来之前,可以先看看是不是有颈动脉搏动。

     如果能摸到颈动脉的脉搏,需要将下颌骨抬高,检查口腔是否有呕吐物等异物,如有需要及时清理,保证气道顺畅。
     同时还可以将头偏向一边,保持向左侧卧体位。

     如果摸不到颈动脉的脉搏,正好你也学习过心肺复苏,那么可以行动起来了,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
     如果中途恢复了脉搏就可以暂停心肺复苏,等救护车来。

     如果晕倒的人伴有抽搐,高度怀疑是癫痫的,千万不要往人家嘴里塞筷子、笔等任何异物,人家咬到自己舌头的可能性不大,但被你塞进嘴里的东西弄伤牙龈的却不在少数。

     【五、异物卡喉,千万不要用手去抠】

     拜托各位,不管是哪种异物卡喉,都不要用手去抠!不仅耽误了救治的时间,还可能造成伤害。

     为啥我们说抠没有用,因为吃东西被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卡在食道,另外一种是卡在气道。

     卡在食道最常见的就是被鱼刺、小骨头等卡住,你想用手怎么接触得到那么深的喉咙管?

     而卡在气道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是被小的黄瓜块这样的食物卡在气道,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了,你还要用手去抠,这不是耽误时间?!

     对了,被鱼刺卡了喝醋没用应该大家都知道了吧。

     还有,鼓捣吞几口饭想把鱼刺、骨头哽下去的方法,不仅没用,还可能会造成刺破食道黏膜,造成炎症水肿,甚至出现血管穿孔!!

     ✎ 正确做法

     1. 异物卡在食道

     鱼刺、骨头等一般不会有呼吸困难,而是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尽快去医院让医生通过喉镜或者胃镜取出。

     2. 异物卡在气道

     ① 自己“卡了”周围没有人帮忙

     推荐自我腹部冲击法。

     一手握拳放在自己的中上腹,另一只手扣在拳上,再抵着一些硬实的物体,比如桌角或者沙发角,进行快速冲击。

     ② 别人“卡了”你可以帮忙

     推荐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一手握拳放在患者中上腹,另一只手扣在握拳的手上,环抱住患者腹部,向上向后快速用力冲击,直到患者气道梗阻解除或出现意识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体型肥胖或者是孕妇,可以把双手的位置向上移至胸部,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稳定,患者双脚平放岔开,施救者双脚前后岔开,前脚伸到患者双脚之间。

     ③ 小朋友“卡了”咋办?

     婴幼儿气道保护能力较弱,家长一定要有预防意识,尽可能不让TA接触可能导致窒息的东西,比如说各种豆类、花生米、果冻……

     一旦出现气道梗阻,2岁以上的娃都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2岁以下的小朋友尤其是婴儿,我们建议用另一种——

     将婴儿面朝下放在你的前臂上,用手托住婴儿的下颌和头部(注意不要遮挡婴儿的嘴,头的位置稍低于身体);

     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侧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的叩击;

     如果阻塞物在5次叩击后未排出,应翻转婴儿躺在前臂上并支撑其头部,用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进行5次胸部冲击,冲击位置在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

     重复进行5次被捕叩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婴儿能够呼吸、咳嗽或哭闹或者婴儿失去反应。

     🙅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实施气道梗阻急救时,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就要将患者平放在坚实地面,及时打120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做心肺复苏。前提是如果有人会的话,不会就不要乱来!

     【六、流鼻血,不要仰头更不要用冷水拍后脑勺】

     突然流鼻血,头朝天望、用冷水拍后脑勺,对止血一点帮助都没有,不要再用了!

     ✎ 正确做法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如果血液流入口腔要尽量吐出,避免吞进去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

     如何止血?

     指压止血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子中部,利用鼻翼间接压迫出血点。

     鼻腔填塞止血法:用纱布或干净纸巾,进行局部填塞。

     冷敷法:可用冰块冷敷鼻根部。

     【七、毒蘑菇中毒,没别的,赶紧去医院!】

     吃了各种毒蘑菇拉肚子的、产生幻觉的、甚至丢命的案例年年说年年有。这里再给大家安利一下吃蘑菇几个注意事项:

     不要去买、去采、去吃来路不明的野生蘑菇,更不能依靠颜色来判断蘑菇有没有毒,毕竟古人云:肤表不可以论中。有些白白净净的蘑菇毒性强的很!

     图6:号称“蘑界毒王”的致命鹅膏!

     蘑菇要煮熟透了之后才能吃。

     吃了蘑菇后,如果出现拉肚子、呕吐、头晕、幻听、幻视、看不清楚东西等症状,必须马上去医院,对了,最好带上你的蘑菇,这样医生才能判断你到底是中了哪种毒!

     ✎ 重点提醒

     不要觉得症状消失,就不去医院!

     有些遭了毒蘑菇黑手的人开始就是拉肚子、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自己也没有重视,以为熬过1~2天就好了,也没有去医院就诊。

     真不是吓你,这个时候反而是中毒的人最危险的时候。

     尤其是吃了野生蘑菇,不是立马拉肚子,而是6~24小时后才出现胃肠炎表现的人,多半是遭了毒蘑菇里的“鹅膏蕈中毒”。

     虽然隔一两天就不拉不吐了,但这是毒素在“诈”你,一边让你觉得身体没啥问题,一边攻击你的肝、肾,随后会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如果不得到及时救治,普遍情况下在2~6天内会死亡。

 

1111.jpg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上一篇: 【漫绘科普】缺水时,身体各器官发生了什么? 下一篇:为什么女性容易贫血?原因找到了!

  • 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山东省区

  •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山东省应用型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

专家讲堂

更多...

老年人合理用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高海青教授

2023-03-30

  • 1606

在线杂志

更多...

《山东保健》杂志2024年第03期

  • 79

快捷导航

  • 健康小视频
  • 疾病预防
  • 生活常识
  • 养生保健

联系我们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703号

Phone: 0531-82679977

E-mail: wsbjxh@126.com

Web: www.wsbjxh.com

BACK TO TOP

品牌推荐

会员推荐

  • 山东省立医院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滨州医学院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会员头条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大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25-05-11

五一假期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量再创新高

2025-05-06

齐鲁医院举办第三届迷你马拉松友好赛暨欢乐跑活动

2025-04-15

在线留言

联系人:

联系手机:

留言内容:

  • ICP备 :鲁ICP备10206147号-2
  • 中国保健协会
  • 济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山东省疾控中心
  • 随车叉车

© 2015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版权所有。